东北财经大学高等经济研究院的2024


2025年02月24日


一、成立直属党支部,着眼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2024年7月高等经济研究院党支部(直属)设立以来,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制定《高等经济研究院三会一课、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会议推进周期表》《高等经济研究院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依托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主题党日等形式,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召开支部党员大会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次,举办读书班专题研讨1次,撰写调研报告3篇。组织师生参加学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五个一”系列活动,1名教工获得主题征文活动教职工组一等奖, 2名拔尖基地学生分别获得学生组一等奖、二等奖,高等经济研究院党支部(直属)荣获网络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

二、聚焦一流学科建设,助力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面向全力建成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国家战略的一流数字财经大学这一总体目标,作为学校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单位,高等经济研究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积极落实辽宁省、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2024年,学校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其中应用经济学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理论经济学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对象,学校学科建设层次再次提升,取得突破。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五育并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初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五育并举”。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围绕青年创新报国、朋辈育人和书香东财主题,举办“得兼驿”系列思政活动3次。举办“我们的LOGO我们做主——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地’LOGO设计大赛”。举办4期“学者面对面——拔尖基地学术生涯系列讲座”,邀请宋铮、胡永泰、Uri Gneezy、Sherry Li等学术大师分享其学术生涯,为拔尖人才接触学术前沿、树立学术志趣创造条件。实施“启航计划”,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营,结合一对一科研导师制,全方位提升学生学术能力。作为科教融汇的一项创新举措,创办学生学术期刊——《拔尖基地经济评论》(IAER Economic Review)。

截至2024年8月,拔尖基地58名学生累计获得学科竞赛类奖项以及大创项目立项124项,国家级获奖率78%,人均获2.1个奖项,其中数学、英语类等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39项、省级奖项19项。大创项目获国家级立项或大创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立项或获奖11项。拔尖基地2021级23名学生中,15名学生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其中5人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985”高校,7人保送至中央财经大学等“211”高校。

持续完善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博连读实验班建设,旨在打通拔尖基地学生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渠道,为学生申请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提供系统训练,培养具备扎实基础训练和初步研究能力的学术学位研究生。面向东北财经大学2024级经济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举办“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暑期学校”,选拔30名学生进入经济学硕博连读实验班。2024年9月,2022级实验班15名学生通过学校中期考核,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1740379669893645.jpg

1740380622487267.jpg

四、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2024年6月,高等经济研究院举办IAER宏观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第三届)、IAER计量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第八届)、IAER微观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第一届)等3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13位国际知名学者和36位国内外青年学者报告前沿研究成果,校内外师生近200人参会。IAER经济学系列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师生搭建了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提供了拓宽学术视野、追踪前沿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的难得机遇,对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742552311450861.jpg

1742552358150541.jpg

1742552436404129.jpg

五、举办世界计量经济学会官方暑期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

举办世界计量经济学会2024年“亚洲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暑期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洪永淼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黄坚教授、澳门大学李德柜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孙玉莹副研究员、首尔大学Yoon-Jae Whang教授、澳门大学余俊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张意翀副教授(按姓氏音序排列)围绕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的最新国际前沿发展授课36学时,来自4大洲、103所高校、科研机构45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暑期学校开启“启航计划”,举办6期工作坊和1场“学术研究及发表经验分享会”。这是暑期学校第19次举办,旨在打造对接国际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海内外学者学术视野,促进学术前沿交流和学术研究创新,推动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在亚太地区的新发展和新应用。

1742552188838572.jpg

六、举办高等经济研究院系列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

高等经济研究院自2019年9月起定期举办系列研讨会(IAER Seminar),截止到2024年12月已举办102期,其中2024年共举办23期,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耶鲁大学、杜伦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102位学者在此平台上报告前沿研究成果,学术交流积极活跃,助力合作创新不断发展。自2022年3月起举办系列内部研讨会(IAER Internal Seminar),截止到2024年12月已举办21期,其中2024年共举办7期。自2019年8月起举办高等经济研究院系列短期课程(IAER Short Courses),短期课程针对经济学前沿工具、分析方法、热点经济学问题进行专题授课。截止到2024年12月已举办8期,累计100课时课程,其中2024年举办2期,22课时。

1740379786177671.jpg

七、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高等经济研究院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摆在首要位置,实施开放创新的人才战略,实行“准聘”和“长聘”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聘用模式以及符合科研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制度招揽海内外优秀人才。2024-25年招聘期间共计 160余位海(境)外博士提交应聘材料,经过初筛、复筛、二次复筛、面试,共计12人进入校园访问环节,校园访问比例为7.5%。2024年入职3名教师,分别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24年,4人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博士后储备项目,3人入选“兴连英才计划”。

八、加强有组织科研,提升高水平自主创新能力

高等经济研究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着力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提升高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2024年高等经济研究院20名教师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等经济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4篇学术论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等经济研究院自2019年正式成立以来,教师在经济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篇)、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篇)、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篇)、Journal of Econometrics(3篇)、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篇)、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篇)等《东北财经大学外文学术期刊目录(2018年修订)》Top类期刊上累计发表9篇高水平论文,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742552612371755.png

九、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构建国际化新格局

2024年,高等经济研究院教师持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境)外教师合作在 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等经济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4篇学术论文。学院教师赵书辰附赴中国香港参加“2024决策科学会议”(Science of Decision Making 2024)并报告论文;王童赴澳大利亚参加“2024年效用与风险的基础会议”(The Foundations of Utility and Risk Conference 2024)并报告论文,赴悉尼大学经济学院学术访问;杨婉彧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交流访问并报告学术论文;汤皓州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访问,并与该系教师探讨合作项目。2024年10月,拔尖基地2021级学生王碧希、贺玉、崔志浩赴德国科隆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为期半年的访学。伯明翰大学、兰卡斯特大学教师分别到访高等经济研究院,探讨磋商学术交流和学生留学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742552645196696.jpg